美國導演葛斯范桑曾在2003年以《大象》獲得金棕櫚、2007年以《
迷幻公園》獲得60週年紀念大獎。拍過《痞子逛沙漠》的他這次在新作《樹之海》(The Sea of Trees,暫譯)讓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上演「大叔逛森林」!他因喪妻之痛而想不開,特地跑到日本富士山青木原去自殺,在森林裡巧遇後悔想找出路的渡邊謙,在協助對方的同時,也重新激發了愛與生存的意志。除了幾個角度特別的鏡頭和還不錯的選歌(但整體配樂又嫌太滿),整部片不斷讓人翻白眼,有太多關卡都過不太去,又說教得可以,還有「媲美」八點檔連續劇的煽情巧合與故作開悟的結論,把東方哲學搞成四不像,結果電影一放完立刻引發全場噓聲回敬。難得媒體意見一致,隔天出來全是負評,總平均竟然然一顆星都不到(0.6),這是我近年看過最低的分數了(更惡毒的則直接宣稱《棕兔》終於可以從坎城史上最爛競賽片退位)。
另一位坎城常客、也是金棕梠得主南尼莫瑞提的《
我的母親》(My Mother)和阿莫多瓦的舊作撞名。也算致敬?畢竟這部描述女導演一面拍攝新片,一面處理母親生命最終階段的電影,不僅讓人聯想到《
八又二分之一》,片中還點名諸位義國大師,並和溫德斯的《
慾望之翼》擠眉弄眼,做此聯想也不奇怪。南尼莫瑞提照例參與演出,但只擔任配角,更搶眼的是坎城影帝約翰托托羅,他扮演一個非常難搞卻也談笑風生的美國演員,為本片製造大部分的衝突與笑點,他前來羅馬演出女主角所導的社會電影,扮演與勞工對立的經營者,藉由這部片中片,莫瑞提也提出創作與社會、與觀眾、與作者等問題。而主角的多元身分(導演、女兒與母親,且剛和情人分手),也讓這部片出現較不同的觸角。有媒體以為這是部衝著影后寶座而來的競賽片,但南尼莫瑞提運籌帷幄的作者風格還是十分明顯的。
葛斯范桑這次有如巨艦沈沒,南尼莫瑞提則保持了他令人喜歡的優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