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美亞當斯、傑克葛倫霍主演,麥可夏儂、亞倫泰勒強森、艾拉費雪、卡爾格魯斯曼、艾米漢默、蘿拉琳妮、安德莉雅瑞絲柏、麥可辛共同演出。選角指導法蘭辛梅思勒,服裝設計亞里安娜飛利浦,配樂艾貝爾柯贊尼沃斯基,剪輯瓊恩索貝爾,美術設計尚恩法倫提諾,攝影指導西莫斯麥卡維,製片黛安薩巴蒂尼,根據奧斯汀萊特暢銷小說【Tony and Susan】改編而成。製片有湯姆福特和羅伯沙雷諾,編導皆為湯姆福特。
【夜行動物】幕後花絮-12月2日 如夢迷離
【夜行動物】精采廣告
製作過程
湯姆福特繼【摯愛無盡】問鼎奧斯卡之後,再度自編自導【夜行動物】,探討人們認識自我之後的改變,一位女性周旋於丈夫和前夫之間,不由自主受到某部小說所影響。【夜行動物】改編自奧斯汀懷特1993年的作品【Tony and Susan】,湯姆福特致力於平衡文字和圖像的力量。湯姆福特說:「拍電影最吸引我的就是編劇。編劇完全是我的個人創作,電影只存在於我腦海中,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。我寫劇本的時候會先收集跟角色及其所處世界有關的圖像,包括室內、各個地點、真實人物的圖片,接著把我收集圖像所獲得的細節寫進劇本裡。【夜行動物】角色處於我很熟悉的兩個世界,分別是德州和新墨西哥,在德州西部發生的故事,對我而言很容易上手,至於蘇珊所居住的洛杉磯,我也熟悉到不行。我會把所有聲音和影像視覺化,我還習慣把劇本細分到每一個鏡頭。等到我們實際拍攝時,我通常會善用我捕捉到的細節。這就是為什麼要有強大的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,他們總會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,讓成品更加豐富細緻。拍電影最好要放開心胸,試著用全新的眼光看事情。劇組人員讓我想起埋首編劇時所忽略的東西,因此實際演出所迸出的火花,為電影增添不少複雜度和層次。」
【夜行動物】不只故事中還有故事,還觸及人的慾望、野心和放縱。湯姆福特相信自己能夠比上一部電影,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編導長才。【摯愛無盡】主要圍繞著一位男性的世界,但【夜行動物】串起三個角色的人生旅程。把【Tony and Susan】改編成【夜行動物】,湯姆福特以現代場景呈現主角蘇珊的孤立和迷失,他說:「我拍電影不會太要求風格,若徒有風格卻缺乏內容也是白搭,所以任何風格都要緊扣著角色和故事。布景和服裝不只給觀眾看,也是演員融入角色的媒介。我也很在乎調性的連貫,影像、配樂和音效都要通合一氣。我強烈認為圖像勝過千言萬語,而電影就是一種視覺媒介,最好以沈默的方式呈現,除非有必要否則不多說廢話。有人說,我寫的鏡頭都很長,這是我以前沒意識到的,大概是我想要建立角色之間的關係吧。我最喜歡有意義的對話,所以當然會有大量的對白,但也會有一些場景,觀眾只會看到動作而沒有隻字片語。」
湯姆福特一段時間改編,最終成品跟原著小說有所不同,他說:「【Tony and Susan】寫得很棒,是引人入勝的故事,透過虛構事件來進行道德諷喻,我很欣賞作者的創新手法,書中有書。我讀到的當下就愛上了,心想拍成電影會很精彩,但這本小說並不容易改編,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該如何下手。小說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,不可能把小說原封不動搬到大螢幕。我會挑選自己有共鳴的主題,然後在大螢幕深入探討。【夜行動物】還算是忠於原著,我保留故事的元素,但重新設定故事發生的背景。【Tony and Susan】大致是蘇珊的內心獨白,我必須塑造她生命的場景,來傳達小說所呈現的內心世界,但這些場景要有時間順序,讓觀眾不用旁白也能明白她的感受。愛德華小說的中心主旨不太明顯,但我覺得電影有必要強化這個。」他補充說明:「我還調整故事發生的地點,因為那本書寫於1990年代初期,當時手機還不普及,所以那本書描述的犯罪手法,不太可能發生在這個手機時代,於是我把地點改成手機服務不發達的地方。【Tony and Susan】的角色愛德華說過:『沒有人能夠忠實描述自己。』我很同意這個說法,大家都是透過存在的濾鏡來看事情,愛德華完成虛構小說【夜行動物】,表面說是虛構,實際卻是他和蘇珊的過去。我想強調愛德華寫的是他自己的故事,包括他跟蘇珊的那段情,以及他如何理解蘇珊為他的所做所為,例如有一段倒敘提到蘇珊正在讀愛德華的短篇故事卻提不起勁,讓愛德華受挫很深。那一幕,蘇珊就躺在紅色沙發上,可見那段記憶如此刻印在愛德華的心中,以致他選擇殺死代表蘇珊的小說角色。